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4-13 12:47:49
“首批在美中国小留学生包机回国”的新闻引发网络热议。国家没有拒绝孩子们回国的理由,因为他们是有中国国籍的孩子,从道义上讲,孩子在外无处安身时,只能接回家。
孩子们平安回国,皆大欢喜!但在网络上却看到“如何看待网络上部分人对留学生仇视心理”的提问和话题,看到后心中即有几分批驳的冲动,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身是有问题的。
从法治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网络对“留学生”是不存在仇视心理的,就近些天来对网上打卡热议的许某馨事件的观察,在那么激烈的网络热议中,网友们表现的也不是对“留学生”的仇视,即使对许某馨网络上的出格言论的“围攻”,也谈不上有“仇视”,更没有人对这个群体做出出格的违法举动。
其实,“留学生”一词在普通群众心里,一度是高、精、尖知识分子形象的象征,对“留学生”有着仰望的目光,带有很大希冀,同时也是不少学子努力学习的目标之一。
在正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如果说对“首批在美中国小留学生包机回国”一事的感受,我可以说是尽管“一半是期望,一半是遗憾”,但也产生不了“仇视”心理。
一半期望是对于出国深造,开阔视野,学习知识,钻研进取,我个人完全理解并支持,特别是那些自己长大后凭本事考出国的留学生,他们是真的优秀!
遗憾的方面是,如果不是疫情,我还真没有信息资源知道有这么多未成年的孩子出国留学,我没法理解把没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送出去干什么?孩子这么小,父母就忍心送出去留学,是这些孩子父母残忍,不爱惜孩子吗?
显然不是!可以理解,这其间有特别聪明有特别专业特长表现的孩子,是通过考试留学的;有因工作生活等原因居家去国外的。
但另外,还有些父母是发自内心深处对“洋”教育的信任,还有的是钻相关移民法律规定的空子,早早把小孩送出去以争取到移民的条件……
但在当下,在人类疫情灾难面前,无论这些孩子未来在哪里,做什么,目前都不应成为否定他们回国的理由,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也不会有人骂他们。
只是,我对一些父母的做法感到遗憾和疑惑:一个对国家有信心、有热爱的人,不至于在孩子这么小,三观还没完善形成时就送孩子去外国吧?(图片来自网络)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