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4-04 12:19:52
编辑
先了解一下市场上所谓的“返费现状”。
现如今企业招聘越来越成熟,劳务市场也越来越完善。
劳动密集型企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工厂。以电子厂为例。
电子厂会与各个劳务公司合作,把招聘费用发给劳务公司,从劳务公司获取大量人力资源;
劳务公司则通过线下线上招人的形式,将有意愿打工的人员聚集起来,为各个电子厂储备基础劳动力。这个环节中间产生的人力(各个做招聘的人员的工资)、物力(运输工人的车辆等)和财力(发给工人的补贴工资和招聘工人用的广告费,推广费等),直接由劳务公司承担,间接,其实是由电子厂承担的。
为了招到更多的人,中介会把电子厂出的招聘费用,以返费模式,发给工人。
这个时候返费模式出现了!
电子厂返费从2016年1500左右涨到了现在10000左右。所有工友都觉得不可思议!
到了2017年2月份的时候,各大工厂返费大概在5000多;一年内多次高低起伏,在万元门槛处折返,每到年初的时候,又会出现更惊人的返费价格。这种状况一直持续。
今年又因为疫情的关系,高要求的用工让返费出厂价又大大提高了!这背后,出现的市场混乱的情况之外,打工者也开始以“高价”衡量工厂是否可进,能做多久,所谓的“靠谱”就是价格给不给到位,不高不进,也会出现你今天前脚刚进去返费是8000元,后脚进去的人只能拿到5000元,3000元之差让他们对返费、派遣公司都差生了质疑和诋毁。其实放眼“高返费”的背后,导致市场混乱的更多是生存者、打工者最本质的“无奈”!
拿取返费的硬性条件!
举个例子,进过厂的都知道,返费的全额拿取是有“条件”的,中介公司会告知工友,这个工作要“打卡满50天”,可是50天到了,返费还是迟迟不出来,工友去催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则去问工厂,工厂给的回复就是“名单没有出来”。在电子厂打工,为了拿取返费都需要满足的条件就是“出名单需在职”这一条硬性规定也是行业人人知晓。所以很多工友会因为高返费入职一个本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要“软磨硬泡”到返费拿到的那一天。
高返费背后中介的“无奈”
模式的产生一定是时代的变化。工厂给的招聘费用的钱不是进了中介的口袋就是进了工友的腰包。前些年还会出现“吸人血馒头”的黑心中介,如今为了招人也将肥肉拱手让出。各中介之间的人力资源就是就是经济链条。为了让工友栓上这根链条,所谓的“高返费”就成了时代的产物,应和着市场的变化。无奈之举。
黑中介扰乱市场。
中规中矩的大中介是不会坑骗工友的返费的,可是市面上以前的黑中介改头换面出来继续蒙骗的不在少数,他们抬高了市场给的价格,电子厂给中介公司一个人的招聘费用是5000元,假设正规中介公司是挂出去4500元的返费费用,正常的招聘,可是黑中介们如何?将5000元加价到8000元,以8000元的高额返费费用吸引需要钱的工友入厂,在职的天数增加,拖着劳动力,耗费工友的精力,最后从黑中介入职的依旧是只拿到了4500元的返费,甚至都拿不到。却比正规中介入职的多上了两个月的班并且中间不断地挑毛病克扣公司。辛辛苦苦每天12小时流水线熬出来的工资和返费都被黑中介坑走!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的残忍、现实!也就因为他们继续黑化了中介市场。要说高返费是中介的无奈,那么次者的“高返费”确实部分中介的“不规范”“不作为”扰乱市场秩序,抓住工友的所需摧残劳动力。
利润透明化。
市场蛋糕就这么大,吃的人太多了,中介为了生存,利润仅有50-100的空间下都不得不招聘,就会出现服务跟不上,后期遇到事情没有办法跟踪到位。而这其中过分透明的利益让中介也是举步艰难。无奈下的低利润,只能通过量变的产生才会有赚钱的可能,所以很多情况下,为了竞争人头,只能抛出更多的利润,行业之间的竞争,到口的肥肉拱手让人,实属无奈。
高返费的背后工友的“无奈”
高返费8000元什么概念?8000块钱约等于7000斤小麦(3吨多),是7亩地冬小麦的产量,相当于农村一家人的地里的收入!相当于接近全年的打工者开销,相当于一个孩子几年的学费,相当于父母半年的零用费,相当于接亲成本的十分之一!
对于一个急需钱的工友来说,8000元的固定返费加上每个月4000-5000的薪资,一年的收入就可以拿到5.6万-6.8万,这对他们来说就是生活中最需要的“粮食”。中介为了招人抬高价格,工友为了多赚钱选取价格高的返费公司,这是本能的选择。为了活着“无奈”选择高价的返费模式,进厂,每天12小时的黑白颠倒作息,工作,可是努力后未必能得到本就属于自己的“果实”,生活让他们咬牙坚持却无能为力,四处投诉却无人应答,可想,黑心的扰乱市场的中介怎能还有最后的良知?被骗却因为想活着,无奈却因为生活,挣扎的最后再次入厂,又不得不为了钱!结局的好坏难道真的仅凭中介的良知吗?难道真的无人为他们“伸冤”吗?
相比过去,对照如今,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钱进了谁的口袋?我们试想一下能把返费降低,
靠提高员工工资或补贴来留住员工吗?
答案是:不能。
高返费的背后企业的“无奈”
用工紧张、招工难度大的情况下,工厂会寻求劳务公司的帮助招工,然后会给劳务公司一部分招聘费用,然后劳务公司之间为了竞争求职者就是给予返费奖励。
每到年初或者年中的时候就会有大单量的业务产生,企业每天的人力都在流失,为了生产线的正常运作就需要大量的招工。所以工厂的在职直接影响着企业订单的进度。订单是否可接,接了能否如期交付,无奈的用工成本让企业也雪上加霜。那么我们换个思路,如果增加员工的工资,能否留住员工呢?这就要从企业成本上分析,假设返费的金额是8000元,那么员工的薪资是4000元的情况下,一年的收入是56000元,不含扣除社保五险等的开销。那么如果现在提高员工的薪资在5000元一个月,那么全年的费用就是60000元。一个工厂的职工假设是2000人,那么加薪就需要多付800万元,这中间还没有涵盖企业的五险成本。所以只有增加招工的成本给派遣工资对企业来说才是缩小开支之举。对企业来讲也是无奈之举。
时代更替下的产物,已经习惯了用价格挑选企业的工友,所有的变动都需要到一个高点。不论高返费是中介无奈的招人手段,还是打工者无奈的需求费用,还是企业为了减少流失量的不得已之举。大家能做的且唯一做的就是正规入职。在返费模式之间选择靠谱的企业入职,不听信只言片语的高价诱惑,也不信短暂榨取劳动力的挑唆,实实在在的找工作,就算是无奈,这也是生活!
上一篇:RTX加速:Autodesk VRED通过AI降噪和实时渲染加速设计工作流程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