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头条 时间:2020-04-13 18:05:48
张伯超 等
一、上海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为切实了解上海企业当前复工复产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杨浦区工商联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开展企业调研工作,截至2020年2月15日,共收到有效企业调查问卷51份。结合及对比2月3日全国工商联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现总结当前上海企业复工复产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疫情防护物资短缺导致企业复工压力加大
2月3日全国工商联企业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7%的企业由于政府行政命令要求而停工停产。截至2月15日,杨浦区工商联企业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妨碍企业复工复产的因素已经发生变化,有56.8%的企业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35.2%的企业由于担心疫情扩大而选择不复工。由此可见,当前上海企业无法顺利复工复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防疫物资设备短缺导致企业担心疫情扩大,从而使得企业“不想”和“不敢”复工。
2.企业员工返沪到岗比例偏低,导致企业复工困难
根据杨浦区工商联企业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出企业员工目前的到岗情况和预计到岗情况如下:
如果我们以企业员工到岗率超过60%作为能正常开工的最低标准,则到2月10日、17日、24日、3月1日,已经或预计的开工率分别是17.7%、33.3%、50.9%、70.64%;视企业员工到岗率超过90%为完全正常开工,则上述时点的预计开工率分别仅为2.0%、9.8%、17.6%、47.1%。
3.企业受所在产业链上下游异地企业复工不同步影响,导致上海企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杨浦区工商联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大量企业反映企业所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的非同步导致企业自身复工困难。其中一位工程服务行业企业负责人的诉求最具代表性,该企业负责人反映:“承接我司外销订单的工厂主要在广东省和江苏省,只有异地关联企业同步恢复运作才能使我司恢复正常。由于江苏、广东等地复工复产政策与上海之间缺乏统筹性、协调性、同步性,导致我司的跟单员、检验员根本无法出差到上述地区工厂。外销订单延误些日子可能只是承担合同约定责任,若3个月以上恐将失去市场。”
二、造成上海企业复工复产困难的根源在于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
上海企业复工的上述三大障碍中,防疫物资的短缺问题会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相关企业增加供应而逐渐得到解决,暂且按下不表。而员工返沪到岗比例偏低以及上下游异地企业复工不同步问题导致的上海企业无法顺利复工,则具有很强的顽固性。我们认为,其本质原因在于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导致人流与物流难以高效流动配置。纵观上海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民用航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其普遍具有产业链较长,上下游企业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特点。因此,企业复工复产区域协调机制的缺失,对上海重点产业企业复工复产的负面效应更为严重。
为保证上海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市政府应从企业的实际诉求出发,再次发挥首位城市的引领作用,就企业复工复产问题尽快与其他兄弟省市建立复工复产区域协调工作机制。且鉴于本次新冠疫情至少还将持续数月之久,因此,疫情期间的企业复工复产支持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工作,不可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需要从全局谋划落实,切实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性障碍。
综上所述,上海与兄弟省市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区域协调工作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三、上海与兄弟省市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区域协调工作机制政策建议
关于如何与兄弟省市建立企业复工复产的区域协调工作机制,本文提出以下若干政策建议:
1、建议由上海市工商联牵头负责,统筹安排上海市各区工商联就针对上海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上下游企业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与跨区域协调相关诉求开展深入调研,全面准确把握上海企业存在区域间协调复工复产诉求的主要行业、主要企业类型以及主要的需对口协调的兄弟省市对象等。且建议在摸底过程中重点关注高端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民用航空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该类企业产业链较长,受疫情冲击较大。
2、建议在充分掌握本地企业复工复产需重点协调的省市基础上,向重点省份地区提出协同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提议。上海应与兄弟省市之间彼此互通本地企业复工复产的区域间对接与协调诉求(比如复工标准的统一、交通管制的协同等),确定有关部门进行对口协调,拟定具体方案并加以实施。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异地商会的沟通协调功能。为提高工作推进速度和效率,建议在调研企业诉求时充分调动异地商会和各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发挥其横向协调与纵向沟通作用。甚至在进行复工复产的跨区域协调工作的具体实施阶段,也让异地商会积极参与进来,发挥异地商会的地缘优势和服务两地经济的功能,在促成本次复工复产区域协调工作机制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4、为促进外地务工人员尽快返沪返岗,建议上海在有效保障外省市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强度的同时,与其他兄弟省市协商,就返沪务工人员问题形成特事特办机制,通过其他省市与上海之间双向协调保障机制,保障外地返沪务工人员高效、健康返沪。比如通过明确防疫责任和义务,协商解除其他省内各项封锁机制对返沪人员形成的制度性障碍,畅通务工人员返沪通道。
5、建议以本次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区域协调工作机制为契机,在总结本次复工复产区域协调工作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展工作范围,争取使上海市与长三角地区其他三省就公共突发事件建立协调合作与应急反应长效机制,推进长三角地区在治理体系方面的一体化水平。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张伯超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沈开艳
(转载自《长三角观察》2020年第1-3月号(总第98期)
上一篇:*ST索菱连续3年虚假记载,长城影视被立案调查,投资者索赔征集中
下一篇:最后一页